預測地震時常被當作怪力亂神的無稽之談。沈川洲也說:精準預測地震就像水晶占卜般,最後淪為各說各話的天方夜譚,但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研究直接牽繫到人身安全,不可不做。沈川洲說:「很多研究雖然新穎,卻離人很遠,學術價值高,但應用層面少;我們的研究與人類息息相關,對我來說,這就是研究的意義。」重建地震週期不僅代表科學領域的進步,更對人類社會貢獻非凡,能夠準確掌握地震發生的頻率,人類才能防患於未然。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沈川州教授〈預測超級地震 有譜〉
怎麼還不放棄?她開玩笑地說:「我放棄的時間要比別人久一點!」她形容做研究就像追女生一樣:「有等級太高,你追不到的;有等級比你低,很好追的;也有等級和你差不多,要纏鬥很久的。」她說:「我喜歡稍微超出我能力一點的研究。它告訴我,我只要再努力一點,再往上一點,我就可能做得到。」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黃貞穎教授〈打開大腦黑盒子〉
本書中的每一項科學研究,都是臺灣頂級的科研成果,也是享譽世界的學術奇葩,它們多數都發表在最新的國際學術界頂尖期刊,同時也直接與民眾的醫療健康、環境安全等息息相關。
但本書絕不是一些枯燥艱深的科學研究記錄,每一篇故事都像一首充滿智慧的生命之歌,有時高亢、有時低吟,不論是研究者的心路歷程、教學理念、師生情誼、以及生命的價值觀,都值得一再回味……。
每一首研究之歌,都令人感動,也令人奮起,相信你會發現科學不再冰冷,科學家不再遙遠。
書籍資訊
書名:淑世深情:臺大科學家的研究故事 4
系列:臺大科學家的研究故事
出版日期:2012/11/15
購書這邊走:出版中心網頁 博客來 臺灣商務印書館
書籍目次
校長序......4
導讀......6
葉克膜終成急救之星──一個奇怪問題激發研究動力......10
醫學系 陳益祥教授
文/林巧璉
從黑白到彩色──影像醫學的生物指標......26
醫學系 施庭芳教授
文/洪琇茜
讓化療的夢魘不再──解開抗癌藥物分子運作之謎......46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研究所 詹迺立教授
文/邱柏勝
氣喘的免疫新療法──從頭髮菜萃取藻藍蛋白調控免疫反應......66
臨床醫學研究所 江伯倫教授、漁業科學研究所 周宏農教授
文/李宜芸
在努力中發現樂趣──半路起家的犬隻癌症專家......94
獸醫學系 朱瑞民教授
文/賴昭男
紅火蟻擴取途徑大破解──建構全球火蟻遺傳基因資料庫......118
昆蟲學系 石正人教授
文/翁嬿婷
打開大腦黑盒子──破解決策思考的理性與直覺之謎......140
經濟學系 黃貞穎教授
文/簡永達
解讀曲流刻痕的密碼──河流蜿蜒度高颱風來臨易釀巨禍......162
地質科學系 陳宏宇教授
文/鍾心怡
預測超級地震 有譜──珊瑚鈾釷定年技術大突破......182
地質科學系 沈川州教授
文/儲昭珍
乖乖量出新發現──B介子稀有衰變......206
物理學系 陳凱風教授
文/許文貞
圖片來源......226
出版中心相關推薦書籍
書名:從優秀到卓越:臺大科學家的研究故事3
作者:朱賜麟 主編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簡介:本書延續前兩集的理念,深入訪談臺大十位科學家,艱深理論化為常民語言,記錄下每一位傑出研究者如何踏著夢想,在熱情堅毅中成就價值,研究涵蓋生醫、醫技、地科、物理等領域,也記錄下型塑他們的成長故事、愛情佳話……。動人的,不只是光耀的科學成果,還有關懷眾生的深情、崎嶇路上的無畏疾走,以及,內在虔敬的追尋與回看。
購書這邊走:出版中心網頁 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