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  

 

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研究篇v.02

作者:王安祈 著

出版時間:2011年9月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裝訂:平裝

語言:中文

ISBN:978-986-02-9217-6

定價:450元

出版中心購書:出版中心門市及郵購:360元

網路書店購書:博客來臺灣商務三民書局

書籍簡介:
◆作者身兼京劇研究學者、創作的實踐者與戲迷等三重身分,從編劇、導演、演出甚至舞台設計的角度,全方位剖析百年以來京劇發展的軌跡。
◆本書主張透過個性化與文學化的創作與演出,表現女性敏銳易感的情思,以活生生的劇場藝術作為京劇在當代社會中的定位。
◆本書收錄《孟小冬》、《金鎖記》等七部新編京劇彩色劇照,圖文並茂,呈現京劇表演的精彩身段。
  本書以京劇為主題,從性別與政治角度切入,剖析民國以來京劇表演文化的藝術呈現。全書各章各有關懷、自成架構,但若綜合觀之,又共構完整體系。議題涉及「乾旦與坤生,政治與藝術,主流與邊緣,案頭與場上」。論述內容跨越百年,兩岸發展同步觀照,細膩討論京劇的「編、導、演」甚至舞台設計,所有創作層面俱涵涉其間。
  本書開頭藉由乾旦與坤生對舉,說明演員對於另一性別角色性格的塑造與追摹。民初四大名旦之一的梅蘭芳,使京劇由「老生掛頭牌」轉為「旦行掛頭牌」,並以男性身分形塑舞臺上的女性角色,乾旦深刻影響了坤旦,主導了京劇文化。而經由小蘭英、恩曉峰與孟小冬等女老生的努力,脫盡脂粉,塑造男性形象,使坤生進入藝術的評價領域。
  而後性別意識開始在京劇劇本中出現,一九五○年代初期,中國大陸戲曲改革後,女性的內心被細膩鋪陳,京劇的表演藝術表現了女性對情愛與幸福人生的追求。本世紀初,臺灣的京劇也走出傳統的男性價值觀,以女性視角切入,體現了女性的自覺、自省、自矜與自信,甚至寫出情慾的流蕩和不可言說的恍惚幽情,探索的空間更大。
  另一方面,本書進而申論京劇在中國大陸與臺灣面臨的處境,禁戲反映政治對藝術的監控,兩岸皆然。除此之外,戲曲改革對於京劇在中國大陸的發展,產生令人無法忽視的影響,經歷此一變革後的京劇,已非傳統的京劇;而京劇這個發源於北方的劇種在南渡之後,在臺灣則遭遇認同與被認同的問題,如何尋找新的觀眾是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作者王安祈教授不僅是京劇的學術研究者,也是創作的實踐者,致力於通過文學化與個性化的創作,使新編京劇躋身臺灣當代文壇之列;她以文學筆法寫出女性敏銳易感的情思,將小劇場顛覆背叛的實驗精神運用在劇本創作,讓京劇不再只是被保存的「傳統藝術、文化遺產」,而是呼應現代文化思潮的文學劇場,是活生生的劇場藝術。

 

 

== 至官網看詳細資料。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UPR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