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推薦】

 

台新金總經理林克孝博士(也是臺大財金系兼任副教授)的墜谷意外,

使得「莎韻之鐘」的歷史由來,重新被後人整理討論...

 

在追憶的同時,且讓我們跟著《戰時臺灣的聲音1943》─高砂族的音樂復刻專輯,

神遊美麗的臺灣高山...

 

 

戰時臺灣的聲音1943-高砂族的音樂  

 

曲目表

CD1 高砂族の音楽(SJL-78)

SJL-78-A

布農族

魯凱族

SJL-78-B

鄒族

排灣族

卑南族

CD2 高砂族の音楽(SJL-79)
SJL-79-A

賽夏族

泰雅族

SJL-79-B

賽德克族

阿美族

水社化蕃

 

1943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黑澤隆朝等三人組成的調查團,從日本渡海來臺,

在臺灣總督府和民間的大力支持下,進行了三個月的環島踏查和錄音與攝影,

完成日治時期規模最大、內容最完整的臺灣音樂普查,

並為戰爭時期的臺灣原住民和漢人音樂留下了僅存的影音和文字記錄。
  
調查團冒著生命危險回到日本,將這些記錄編輯成26張七十八轉唱片和十捲紀錄片,

但卻全數在東京大空襲中燒毀,幸好老天有眼,讓一套編輯用的26張唱片逃過一劫而倖存下來。
  

這套26張唱片中的原住民音樂部份,雖然在1974年由日本勝利唱片公司出版,

名為『高砂族の音楽』,但是早已絕版,至於漢人音樂的部份則從未正式出版。

因此這些珍貴的歷史錄音一直未能廣為人知。
  

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我們終於得以將『高砂族の音楽』重新復刻,

並加上在英國圖書館找到的漢人音樂曲目,以重現調查團的部份錄音成果。

其中『高砂族の音楽』完整呈現了日治末期臺灣原住民各族音樂的多元面貌,

而漢人音樂曲目(包括祭孔、十三音、佛/道教音樂、皮影戲音樂)

也分別代表了各個樂種目前所知最早的歷史錄音,

因此此套唱片在臺灣音樂史上具有特殊歷史價值,值得珍藏。


※高砂族簡介※

所謂高砂族,是日本居住於臺灣脊背山地區、不到二十萬人口之未開化民族的稱呼,

在中國原稱之為生番,今日則稱之為高山族。

他們被視為印度尼西亞語族的一支,當時的臺灣總督府更將其依語言

分為以下十個種族,即從北起有泰雅族、賽德克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

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然後是位居東南海上孤島的雅美族

(現在的臺灣政府將賽德克族歸於泰雅族,將日月潭周圍的少數民族稱為邵族)

但由於戰時沒有船隻,因此在未能探訪雅美族的狀況之下,調查便結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UPR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